儀器介紹 睡眠是恢復腦力、體力所必須的行為,睡眠障礙會影響大腦思維,并導致**發生,從而使人體從健康狀態轉向亞健康,甚至是**狀態,為了研究睡眠障礙及研制抗疲勞**或保健品,需要前期動物模型實驗,因此睡眠剝奪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儀器。現有睡眠剝奪設備基本采用 3 種,旋轉筒加中隔板模式,轉籠模式與水平臺模式。 旋轉筒模式驅趕實驗鼠剝奪其睡眠,理論上當轉速...
講到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可能大多數人會感到陌生,但如果我們換個提法——“漸凍癥”,相信大家都會恍然大悟并轉而扼腕嘆息。2014年的夏天,一場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讓漸凍癥走進大眾視野;前不久,被授予了“人民英雄”榮譽稱號的張定宇決定捐贈遺體用于漸凍癥研究的消息傳出,更讓不少人紛紛感慨醫者仁心。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漸凍癥尚無有效的**方法,特效藥的研發仍是任重道遠。 ...
動物行為學實驗主要是對動物在自然條件下的行為進行科學客觀的研究。研究對象包括動物的自主探索、學習行為、情感表達等。它是現代神經科學研究的重要技術之一。 本文通過網絡搜集、文獻解讀(摘錄)及實驗經驗總結、市場調研等多途徑,特意整理出了一份較為**的動物行為實驗手冊pdf文檔,供大家在行為學實驗設計之初參考學習。如需獲取資料,可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腦聲常談,聯系客服: ...
海馬CA2區在社會記憶中起著關鍵作用。*近研究表明,下丘腦R頭上核(SuM)到CA2區域的谷氨酸能神經元環路有助于檢測社會新奇信號。然而,雖然光基因激活SuM-CA2環路可以影響社會記憶的表達,但抑制該環路卻并不會影響其社會記憶,這表明其他未知環路也參與了對社會記憶的調控。 非快速眼動(NREM)和快速眼動(REM)睡眠被認為是記憶鞏固的關鍵。過去研究表明,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銳波漣漪(SWR...
長期社會隔離與抑郁、焦慮和攻擊性行為有關。研究表明,社會隔離的影響因性別而異。性別二型性不僅存在于大腦解剖學和神經系統**中,也存在于社交行為中。然而,急性社會隔離后造成突觸和神經環路水平上的神經活動的性別差異仍然未知。過去文獻指出,中縫背核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 參與形成一種類似孤獨的行為學狀態,并調節個體社交能力。 2022年10月...
恐懼和恐懼記憶的消除對于生物體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至關重要,這些記憶被認為是由大腦中單獨的神經元群編碼的,但目前它們在大腦中的位置仍然難以確定。 島葉皮層(IC)對于處理厭惡和感知刺激以及協調適當的行為反應至關重要,被認為是恐懼和恐懼記憶消退的關鍵腦區。Zui近的1項研究表明,IC作為恐懼的關鍵狀態依賴調節因子,調控了恐懼和恐懼記憶消退之間的平衡。然而,特定IC投射神經元是否...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大約7000萬病人接受手術**。然而,隨著快速康復外科等理念的提出,患者術后疼痛、惡心嘔吐已被較好的控制,但外科及麻醉科醫師常常忽略了患者術前焦慮。據報道,患者行擇期手術術前焦慮的發生率可達80%,而在近期我國的一項多中心研究也發現患者高度焦慮的發生率高達25.9%。 焦慮癥(Anxiety disorder)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以焦慮、緊張等焦慮情緒為主的神經癥,多呈陣發性或者持續性...
校園欺凌是當今社會*為嚴重的問題之一。欺凌的受害者往往學業和工作表現不佳。這些受害者的負面社會經歷可以預測精神障礙,如抑郁、學習障礙、低記憶表現、自卑、焦慮、創傷后應激障礙等癥狀。臨床研究表明,社交挫敗是情緒相關障礙的重要原因,并通常伴有學習和記憶障礙。盡管情緒相關障礙的機制已被廣泛研究,但社會挫敗導致學習和記憶障礙的具體神經機制仍不清楚。 2022年9月10日,暨南大學醫...
Shank1、Shank2和Shank3是位于興奮性突觸的突觸后密度(PSD)處的支架蛋白,它們直接或間接地與支架蛋白和信號蛋白相互作用,以調節突觸的發育、結構和功能。與SHANK1相比,當SHANK3和SHANK2基因存在突變時,觀察到更高頻率的認知障礙。盡管目前在確定導致ASD樣行為改變的大腦區域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引起ASD特定表型的解剖學機制仍不清楚。 2022年9月13日,德國烏爾姆大學解剖學...
自閉癥譜系障礙(ASD)患者通常會經歷嚴重的社會孤立,這可能會對他們的大腦發育造成繼發性**影響。miRNA是與大腦發育和神經障礙有關的非編碼調節性小RNA。過去研究發現ASD患者血清中多種miRNA水平異常,而miR-124在人腦中含量*豐富,是調節神經元命運走向的關鍵分子,因其在神經發育,神經精神病和神經退行性**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關注。 2022年9月4日,南京醫科大學肖明、盛呈雨...
社會挫敗應激及SL/易感和LL/抵抗大鼠的分組 大鼠被隨機分為挫敗組和對照組,并根據以往報道將大鼠分為長潛伏期(long-latencies to defeat, LL)/抵抗大鼠和短潛伏期(short-defeat latencies ,SL)/易感大鼠。在**次社會挫敗(第0天)前24 h和第7次社會挫敗后24 h收集新鮮糞便樣本。與LL/抵抗大鼠相比, SL/易感大鼠社會挫敗的平均潛伏期顯著降低。 應激易感性與Alpha多樣...
D-天冬氨酸氧化酶(DDO)基因編碼負責D-天冬酰胺分解代謝的酶,D-天門冬氨酸是一種在哺乳動物大腦中富集的非典型氨基酸,可作為內源性NMDA受體激動劑,而NMDA受體在神經發育障礙中發揮關鍵作用。*近的研究結果表明D-天冬氨酸代謝異常與精神分裂癥之間存在聯系。 在此背景下,2022年8月1號,意大利CEINGE現代生物技術研究所Alessandro Usiello 課題組聯合那不勒斯弗...
嚙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在應對環境溫度挑戰時,都已進化到協調食物攝入以維持熱穩態。然而,有關溫度協調攝食行為的神經機制仍然未知。 有文獻指出內側視前區 (MPOA) 的神經元群對環境溫度有反應。對山羊、大鼠或豬的 MPOA 進行局部熱操作(加熱、冷卻或損傷)會導致快速進食行為或停止,無論它們*初的飲食狀態如何。此外,基因激活 MPOA 神經元甚至可能導致小鼠進入冬眠或麻木狀態,表現為體溫過低和...
早期的感官體驗與基因相互作用,在發育過程中形成**的神經回路。這個過程對于成年后正常的大腦功能至關重要,比如出生后早期胡須修剪后引起成年小鼠出現觸覺異常和ASD樣社交功能障礙。而FMR1基因突變引起的脆性X綜合征(FXS)小鼠模型在社會交往和體感皮層組織中也觀察到嚴重缺陷。然而,此前并沒有研究將這種由感官體驗的環境改變(修剪胡須)和基因突變(FMR1)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聯系起來。 在...
雖然文獻中提到了紛繁復雜的評價指標,但對這些指標并沒有進行很好的特征化和準則化。例如,游泳速度明顯是運動能力的指標,路徑長度又受游泳速度和游泳時間(潛伏期)的雙重影響,理論上不應該是判斷認知能力的很好指標。所以,對各項指標所反映的行為性質需要進行探討,解釋這些指標時要慎重。單用潛伏期作為指標并不能提供有關空間學習的足夠信息,因為游泳速度快也并非意味著學習效率就高,記憶能力就...
甲基本丙胺(METH)濫用與認知缺陷和腦前額葉功能退化(hypofrontality)的出現有關,hypofrontality是許多神經精神障礙的病理生理標記,由局部興奮性和抑制性突觸傳遞平衡的改變引起。然而,關于METH誘導的認知缺陷和相關的額葉下細胞和突觸機制的信息依然匱乏。 在此背景下,2022年7月4日,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Antonieta Lavin課題組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上發表了題為Repeated methamphetam...
系統介紹 VisuGait 動物可視步態分析系統是一套在嚙齒動物自然行走的情況下評估其運動缺陷和由疼痛引起的步態變化的完整系統。VisuGait 系統的核心部件是步行臺,老鼠可以從步行臺的一端行走到另一端,系統采用獨特的腳印光亮折射技術,通過放置于步行臺下方的高速高清攝像機捕獲真正的腳印足跡,然后通過計算機視覺處理軟件將這些腳印進行自動歸類(新一代足跡歸類算法)。同時,系統還能夠探測...
介紹 習得性無助范式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抑郁動物模型,*初由 Overmier 和 Seligman (1967) 描述,他們觀察到當面對厭惡但可以逃避時,暴露于不可避免的沖擊會導致情緒表達、聯想學習和行為應對方面的顯著缺陷刺激。該模型已針對小鼠和大鼠進行了優化,并且僅在某些動物中引發無助行為,以解釋不同受試者對抑郁癥的不同傾向。出現習得性無助的動物表現出與抑郁相關的癥狀,包括體重和性行為減...
CPP 是一種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形式,用于研究與濫用**相關的獎勵效應。 成年斑馬魚習慣于將**暴露與特定(中性)環境刺激聯系起來。該實驗的目的是測量在特定環境中花費的時間,該環境以前與某種物質(**)相關,表明該化合物具有積極的增強特性。 實驗裝置 CPP 實驗裝置。A) 顯示了用于創建 4 個獨立隔間的分隔插入。B) 在實驗運行期間從 分析軟件界面捕獲的靜止圖像...
分太尼(Fentanyl)是一種μ-啊片受體激動劑,是*常用的鎮痛藥之一,可誘發包括產前和產期軀體感覺、行為、認知和運動功能受損等神經毒性,而這些神經毒性造成的表型與ASD極其相似。然而,目前沒有評估分太尼與ASD的關系的研究,也不確定分太尼對小鼠孤獨癥樣行為的影響。 產前因食用魚類而接觸甲基汞與包括Grin2b在內的基因的DNA甲基化變化有關,導致兒童期認知障礙。然而,尚不清楚在...
抑郁癥中炎癥和微生物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相互作用,而**系統芳烴受體(Ahr)的微生物組反應調節因子在這一途徑中發揮關鍵作用。Ahr激活誘導轉錄因子活性,可以調節腸道的炎癥環境,已被證明可以調節T輔助細胞17(T17)和T調節細胞(Treg)的功能,以響應微生物代謝物。 有研究表明RORγt+T17s產生的IL-17介導抑郁和焦慮樣行為,而將T17細胞轉移到小鼠中可以誘導抑郁樣行為,此外,使用IL-17A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