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Science文章:糖皮質**與小鼠社交行為
糖皮質**(glucocorticoid,GCS)是由腎上腺皮質中束狀帶分泌的一類甾體**,主要為皮質醇(cortisol),具有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代謝的作用,還具有抑制**應答、**、抗毒、抗休克作用。在這個問題上,Barik和Niwa的兩項研究分別挑戰我們對哺乳動物大腦中糖皮質**等“應激**”的作用和機制的理解,揭示出令人驚訝的神經特異性,并指出其他調節因子和細胞相互作用的參與以及重要性。在糖皮質**的影響下,基因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機制。
Science:長期壓力導致抑郁癥的神經機制
長期壓力可能會導致抑郁并引發社交問題。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一項研究通過動物實驗找到了該現象背后的神經機制,這將有助于研發**與壓力相關精神**的**。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Science》雜志上。
研究人員把一群實驗鼠與更強大、更具攻擊性的同類放到一起,它們在受到反復攻擊十余天后,會表現出焦慮情緒,并隨之強烈厭惡社交,不愿意接觸新遇到的同類。這些現象被認為是抑郁癥的標志。但是如果對實驗鼠進行改造,使其神經系統內缺少一種名為糖皮質**受體的物質,它們在經歷同樣的實驗后雖然仍有焦慮情緒,但并不厭惡社交,仍愿意與同類接觸。這些實驗鼠被認為具有更強的抗抑郁能力。
進一步研究顯示,這些實驗鼠能抵抗抑郁的原因是,由于神經系統內缺少糖皮質**受體,會相應減少釋放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負責傳遞信息的神經遞質,在這個實驗中它的減少可以避免引起一系列的抑郁反應。對于已表現出抑郁癥狀的實驗鼠,如果直接干擾某些釋放多巴胺的神經元,可以使它們重新變得愿意與同類接觸。
這項研究結果將有助于研發**由壓力造成的精神**的**。
Science:青少年環境壓力的表觀遺傳調控
青春期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Johns Hopkins的研究人員發現,青春期一種應激**水平升高會通過表觀遺傳學修飾影響關鍵基因的表達,從而使易感者產生嚴重的精神**。該研究給精神分裂癥、嚴重抑郁癥等精神**的防治帶來了廣泛啟示。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Science》雜志上。
研究人員發現了環境因素(如應激**)對大腦產生生理學影響并引發精神**的機制,小鼠實驗顯示,青春期壓力能夠影響關鍵基因的表達,該基因編碼的關鍵神經遞質與心理機能和精神**有關。精神**的發展涉及了許多基因。研究人員認為環境因素對此也相當重要。
研究人員用小鼠模擬青少年遭受社會孤立的情形。他們將處于嚙齒類青春期的健康小鼠隔離了三個星期,發現這并未影響它們的行為。但如果小鼠具有精神**的遺傳學傾向,這樣的隔離會使它們表現出精神**相關行為,例如極度活躍、無法在水池中正常游泳等。當這些行為異常的小鼠回到群體中后,仍繼續表現出異常行為,意味著隔離產生的影響持續到了**期。
研究人員表示,要在這些實驗中引起小鼠精神**相關行為,了解更多:http://www.dzmykt.com/s02/product/2012/08/28/15629394.html在機體做出“戰斗或逃跑”反應時,應激**糖皮質**的分泌水平會升高。研究人員在患精神**的小鼠體內也發現了糖皮質**水平的增加。此外,他們還發現在與情緒控制和認知等**腦功能相關的大腦區域中,神經遞質多巴胺的水平顯著降低。此前有臨床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和情緒障礙患者的腦部多巴胺水平發生了改變,只不過人們還不清楚這其中的機制。
遺傳學風險因子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只有同時增加外部壓力(如社會孤立引起的糖皮質**過量),才足以使小鼠產生顯著的行為變化。
那么糖皮質**水平是否影響了腦部多巴胺水平和異常小鼠的成年行為模式呢?研究人員用化合物RU486阻斷細胞對糖皮質**糖皮質**的接收,發現異常小鼠的所有癥狀都被平息。研究人員表示,小鼠游得更久,其多巴胺水平正常化,而且也沒那么亢奮了。RU486已經在難**的精神病性抑郁癥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了一些積極效果。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異常小鼠的酪氨酸羥化酶Th基因發生了甲基化,阻礙了該基因的功能,而這一基因的產物正是調節多巴胺水平的酶。如果沒有完全功能的Th,多巴胺水平就會異常低。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關注著基因突變對基因功能的影響。近來,表觀遺傳學修飾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這種修飾通過添加化學基團來影響DNA功能,不會改變DNA序列。基因突變是長久性的,而表觀遺傳學修飾可以是短暫的。
研究人員指出,有必要對家族中有精神**史的青少年采取更好的預防性看護,避免他們受到過多社交壓力(例如受到忽視)。隨著人們對糖皮質**水平升高后級聯事件的了解,將有望開發出靶向性更強的精神******,減少副作用。
了解更多:
http://www.dzmykt.com/s02/product/2012/08/28/15629394.html